第237章:到了纪纲该显现出作用的时候了-《日月江山永为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片板不可下海,这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章留下来的祖训,不过他老人家可不是为了禁止海运而下的这条禁令,而是因为倭寇。

    明朝的倭患直到今日都没能解决,洪武朝是大明初立,百废待兴,再加上还有北方草原的虎视眈眈,大明是真的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处理倭寇。

    因此,朱元章才下了片板不可下海的禁令,想要以此来降低损失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算不上是什么好事儿。

    就以现在来说,如果可以使用海运的话,那么那些商人不说完全没有机会向建州三卫走私武器,但也可以减少将近一半左右。

    以海运的思路,从奴儿干都司那边砍伐下来的木材可以沿着黑龙江直接入海,然后一路南下进入渤海湾,最后直达顺天。

    这条路线省时省力,还能够减少商人跟建州三卫各部的接触,从而减少那些不好的事情发生。

    但祖训就是祖训,在有合适的理由之前就只能遵守。

    “嗯,的确是得让人去看看了。”朱棣点了点头,也认为事不宜迟。

    “那个人说过是具体的那几家向建州三卫的部族走私武器吗?”

    “说了。”朱瞻垶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入怀,掏出了一小张纸。

    “鲁、豫、浙、冀、徽等共计十六家商号,鲁商刘家据说是没有参与进去,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拿来打掩护了,孙儿已经让刘正去查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什么必要了。”出乎朱瞻垶的预料,老爷子直接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在这种情况下他敢进宫找你,而且还透露出了如此详细的过程以及结果,那就证明他们要么就是真的没有参与进去,如同他说的那样被人拿来挡枪了,要么就是已经处理好了,在确定不会被发现什么之后才来找你的。”

    “刘正此次过去应该只能得到一个结果,那就是鲁商刘家真的没有参与进去。”

    “与其让刘正去查,倒不如在拿下了那十六家商贾之后再进行审问,相比之下那十六家的口供可信度要高多了。”

    在朱棣看来,大孙子还是有点儿稚嫩了,在这件事上有些欠考虑。

    如果是他,那就回让人先把鲁商刘家给控制起来,然后同时让人去控制其余的十六家,最后在得到了那十六家的口供之后再去判断鲁商刘家到底要不要留。

    正所谓囚徒思想,有时候只要一丁点儿的压力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收获,甚至是在一开始谁都没有想到的收获。

    “爷爷,其实我想的是……”朱瞻垶也没有错愕,直接向老爷子解释了他的意图。

    “如果这十六家都倒了,那大明的商业就可以说是收到了相当强烈的冲击了,甚至一个弄不好就会让大明的商业凋零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,从之前的考成法开始,虽然我们针对的是官员,但咱大明朝官商勾结的不在少数,很多商人都受到了重创,更别说晋商和东南海商那回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再加上十六家,而且还都是一等一的大户,全都没了的话容易让那些小商人为之迟疑,毕竟这种场景对于商人来说有点儿过于风声鹤唳了。”

    “孙儿想的是先留着刘家,让他们做一个标杆,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在建州卫给咱们当眼睛。”

    “想法倒是不错,不过这些商人可不好控制。”朱棣有些惊讶,但很快就说出了这个方法的弊端。

    “商贾重利轻义,别说是你了,就算是爷爷也没有办法保证让他们完全听话,这个法子短时间之内好用,时间长了就不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人世间啊,没有贪欲的人还是少,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力的增强导致贪欲的增强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